阅读历史 |

第120章 这就是读书人?(1 / 2)

加入书签

孙策的目的倒也简单,他要打击这些土地所有者骄横野蛮的态度。若想完成这一打击目的,只能比他们更野蛮,更粗暴。

但是,仅仅打击士族,是不够的,毕竟说到底,江东还是朝廷的。与士族作对,无异于跟朝廷作对。虽然东汉皇权已经名存实亡,可毕竟献帝还在,要想发展自己的势力,就要对付朝廷官员。

准确点说,就是会稽太守王朗。

王朗,字景兴,今山东郯城人。

此人自小便熟读经书,虽然?????内有良谋说不上,但为人耿直、懂孝道。先做了一任父母官,后来老师扬赐仙逝,也没跟朝廷打声招呼,就去奔丧了。

朝廷对这个不守规矩的家伙,却不恼怒,在其服丧期间,有人举他为茂才。朝廷一看,嗯,是个懂孝道的人才,便下达了任令。王朗即不回复,也不任命,只是固守着恩师的坟茔。

再后来,天下大乱,献帝被董卓?挟持到长安。王朗此时,也出了服丧期,跟陶谦关系甚笃。他认为,陶谦应该在这个时候,向朝廷表忠心。陶谦深以为然,便写了一封奏折,让人带去长安。

献帝看后当然高兴,于是任命陶谦为徐州牧,任命王朗为会稽太守。

兴致勃勃的王朗,本以为可以大干一场,造福一方,没想到,刚来会稽不久,孙策就打了过来。

我说过,王朗熟读经书。也就是说,他是一个读书人。读书人一般表现是:认死理和二杆子。

听说孙策要打过来,其手下劝道:“孙策来势汹汹,我们应该避其锋芒,再寻战胜之机。”

王朗二杆子??精神爆发,怒道:“我为朝廷命官,岂有脱离战事之心?要来便来,我们固守城池便可。量他一个孙策,还能攻下固陵?”

王朗之所以对固陵这么有信心,是因为,固陵城池很坚固。

对于孙策,这句话真的不是废话。

自从渡水作战以来,固陵就成了孙策迈步过去的坎儿。无论是架云梯也好,拿头撞墙也罢,就是不能动其分毫。

孙策很失落,无论怎么讲,行军打仗都是在烧钱。又不是某超级大国,那心眼实诚,几十万dollar的一枚炸弹,一扔一大把,跟不要钱似得。

看着孙策日夜焦急,叔叔孙静给他出了一个主意。

不久之后,王朗听到消息,说孙策的士兵因为吃了不干净的水,个个开始拉肚子,有的竟然拉死了!

王朗想想,还真有这个可能。不消说孙策的士兵能否适应本土的气候,单单就??长途跋涉,便够他们受的。

然后,孙策军队晚上的行动,更加证实了这一点。

在消息出现一天后的晚上,王朗还未入睡,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大声呼喝的声音。急忙爬到城头,发现有无数火把,正在江边列队。

王朗对着手下问道:“他们在干什么?”

手下回答道:“应该是在淘水。近日以来,都在相传孙策军队因吃了不干净的水,而导致拉肚子的消息。所以,他们在寻找干净的水源。”

王朗点点头,凝视夜空,心情舒畅了很多。连日来的守城,并不像外人看起来的那么轻松。还好,一切都快结束了,只要他们继续拉肚子,孙策为了保存实力,定然会撤兵而去。

而事实上,的确快要结束了,但绝非如王朗所想的这样。

这就是孙静给侄子的计谋——孙策之所以放出消息,又不辞辛苦的让手下演戏,目的只有一个:让王朗相信自己撑不住了,要撤兵了。

而自己,则已经率军偷偷摸摸的来到了固陵的后面。

所谓背后偷袭,所谓釜底抽薪?????????,大概就是这样吧。

孙策进攻后方的消息,一下子让熟睡中的王朗惊醒,急忙遣派周昕应战。

周昕,周昂的兄长。周昂,孙策的手下败将。

果然是打架亲兄弟,周昕迅速被孙策打败。

正在焦灼等待战报的王朗,忽然收到了孙策送来的礼物。

此时还有什么礼物?王朗嘟囔着将木盒打开。

然后,他看到了人头——周昕的人头。

意思很明白:能征惯战的武将都被我杀掉了,何况你一个读书人?

深感败局已定的王朗,在手下的劝说下,决定逃跑。

二杆子,有时候也有不二的时候,比如命快丢的时候。

率领着残部,王朗一路奔逃。孙策却极其不给面子,一路上阴魂不散的尾随着王朗。

王朗无奈,继续奔逃。

逃到了大海边上,想要坐船离开。

手下问,去哪里?

王朗想了想,说:去交州吧。

手下不干:去什么交州?我们不想死在大海!

王朗惊慌的问道:那怎么办?

手下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集体说道:王太守平日待我们不薄,我们不想看着太守就此命丧大海。不如,我们投降孙策吧!

王朗大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