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31章 美人问(中)(1 / 2)

加入书签

可悲可叹的美人们,依旧凭借自身的样貌,成为男人争夺天下的资本之一。

臂如,周瑜口中的大乔、小乔两位姐妹。

二人如何美?惜字如金的陈寿,???给出了答案:国色。

所谓国色,大抵上就是“此女只应天上有,人间哪得几回闻”的意思。

关于大小二乔的资料,已经被说滥了,也就不整理了,大多数人认为,美女爱英雄,二乔爱孙、周也合乎情理。?关键问题是,孙、周二人在迎娶大小二乔后,关于她俩的事情,为何再无后续?也就是说,为何二人在三国史上只是惊鸿一瞥,留给后人一团模糊的背影?

研究历史我们发现,但凡某一人物被史官粗略一记,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:

一,此人是次要人物,于历史发展中所占位置比较轻,基本可以忽略不计。但,若无此人,则显得事件不合情理。这类人物最多,如吕不韦逃难时,曾贿赂六千金的守门小吏。

二,此人或为某一人物出谋划策,或著书立说。总之,就是一个对历史发展,起到一定作用,但并不具备影响历史的人。这类人也比较多,如尉缭子等等。

第三种,比较特殊,刺客或?间谍。为此,太史公还给前者专门立了一个《刺客列传》,以记下他们曾经的流血付出。但是对于间谍,留给史官的,只有一个选择:讳莫如深。

显然的是,大小二乔不是第一种,那么,是不是第二种呢?

我们还是从现有的资料说起。

孙策得知宛城中有美人,绝对不是攻下宛城后知道的。古代不是现代,人口本身就稀少,如果哪家女子生的美艳而不可方物,方圆几里之内,肯定会有人踏破门槛求亲的。??既然不是攻下宛城后知道有美人的,那么,孙策为什么还要发问周瑜?

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说,唯一且合理的解释是,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问周瑜:我们要不要“得到”大小二乔?

“得到”一词,之所以挂上引号,是因为强占也是得到,自愿献身也是得到。至于孙策如何得到大乔的,恐怕属于前者。原因,就是孙策迎娶大乔后,跟周瑜说的那句话:“乔公二女虽琉璃,得吾二人作婿,亦足为欢。”

翻译成现代语言后,孙策的这句话,显得不那么正义凌然,猥琐意味很浓:“你看,乔公的两位女儿虽然漂亮,但咱俩也很英雄啊!也该着让他没事偷着乐了吧?”很有些泼皮无赖在强行与女子发生关系后,那种不屑的口气:“老子上你,是看得起你!”

你看看,这都什么混账逻辑?

当然了,此时的孙策势头正猛,心中波澜,又得美人相伴,所以有些得意忘形也是在所难免的。但从研究历史的角度来看,孙策的这句话,完全暴露了女方父母的反对态度。

乔公与孙家的关系,从史料记载来看,貌似还不错,乔公与孙策的父亲孙坚,有些往来,并约定过儿女亲家。假如这条史料是真的,那么,乔公反对,只有一个合乎情理的解释:害怕女儿不幸福。

倒不是害怕孙策对女儿不好,反正三妻四妾对于古人来讲,是具有法律效应的。既然不是害怕这一点,那就只剩下了一点,害怕女儿有生命危险。

如果诸位记得,孙策曾经出兵江东,因为袁术答应过他,一旦取胜,封孙策为庐江太守。结果我们都知道了,袁术出尔反尔,任命陆康为庐江太守。孙策当然咽不下这口气,于是出兵夺取,间接杀了陆康。

陆康,江东豪族之一。他有一个比他还出名的从孙,就是陆逊。

因此,乔公的担心是这样的:孙策得罪了几乎江东所有豪族,而这些豪族门阀们,暂时决定忍气吞声,甘为人下,但绝对不意味着他们会一直低声下气。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,保不齐他们会瞅准时机,对孙策进行报复。就连孔融的儿子们都知道一个道理:倾巢之下,安有完卵?作为人精的乔公,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。

所以,他有反对的态度,是应该的、必须的、正常的。

这就引申出我们的问题,大乔、小乔两姐妹,到底为何被陈寿一笔带过?彻查史料后,我发现,不是陈寿不愿意详细记录,而是因为资料太少。

之所以史料太少,是因为吴国史官对二人讳莫如深的态度。

之所以讳莫如深,是因为此二人肩负着一项秘密任务。

这个任务,从前后事件发展来看,就是盯紧李术。

李术,汝南人,基于历史资料太少,对此人便不做过多介绍。你只要知道此人做了两件事,两件大事就可以了。

第一,杀严象。严象是曹操任命的刺史,曹操就是东汉政权的代言人。因此,严象就是京官,属于中央直接任命的官员。李术杀了此人,导致孙策集团跟东汉对仗的局势显现。可建安四年的曹操正忙于官渡之战,对此事保持了沉默。

第二,叛孙权。孙策死后,年轻的孙权掌握江东,李术颇有些老臣的骄横,不听孙权的命令。恰好,孙权也想立威,便拿李术开刀。

第一件事,有人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