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38章节 江东基业(下)(1 / 2)

加入书签

刘虎下令,弓弩手列为前队,长矛军转作后援。

刹那间,箭矢如同雨点般,全部向孙策部袭来。中箭倒地者,不计其数。

孙策也毫不示弱,也不敢、不能示弱。全部家当都在这里,如果不能突破沙羡,也就意味着自己将会无家可归。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,自己以前的种种规划,都会付诸一片长江水,滚滚东流无踪迹。

他决定,兵行险招。

正在拿着盾牌,抵御敌方箭矢的士兵,忽然收到孙策的命令:不惜一切代价,突围到刘虎军正面,与其肉搏。

这是一个怎么看,怎么愚蠢的命令。

行军打仗,赢在一个“奇”字上。名留青史的卫青、霍去病等大将,无不对此熟捻于心,并付出实践。

敢一上来就与敌人当面锣对面鼓的肉搏,历史上也不是没发生过,最著名的就是霸王项羽,和汉光武帝刘秀。

不过,那是由于特殊原因导致的。

项羽的破釜沉舟,除了胆识过人外,也是不得已的决策。彼时秦国大将章邯死守巨鹿,围困赵王。而“义军”首领宋义却胆小如鼠,莫敢与之敌。项羽求胜心切,只好擅自率领一班敢死队,去跟几十万大军对决。

后来我们都知道了,项羽大破敌军,成为数个时代的大英雄。

历史总是相似的,两百多年后,新朝王莽篡取西汉。大司空王邑集结四十多万大军,围困昆阳。刘秀为了突围,选拔三千敢死队,轻装速行,击败王邑手下大将王寻。

昆阳城内的汉军闻之莫不兴奋难耐,冲出城门,一路驰聘,王邑大军转瞬之间,即灰飞烟灭。

从此,这二人的事迹,遍洒民间,成为群众口中,了不得的大将军。

这里面的深刻原因,如何仔细探讨起来,其实是由客观和主观两部分组成的。

客观原因,是敌方大将都十分轻敌。章邯看不起项羽,王邑看不起刘秀。看不起,意味着不爱搭理,意味着冒进,意味着不多加防范,意味着失败。

主观原因,无论项羽也好,刘秀也罢,二人都不是那种听天由命的人。他们想活下去,他们对自己的实力十分自信。在开战之前,对敌方部将、军队部署、敌我优劣,都有一个清醒且深刻的认识。在看似鲁莽的背后,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、权衡利弊的结果。

换句话说,若想重现破釜沉舟或者昆阳大战于今日,大概是行不通了。一枚导弹,任你全军万马,也得倒于立刻。

这是冷兵器时期才能出现的巅峰之战,是冷兵器时期的最高杰作,也是人类史上集勇气与智慧,化腐朽为神奇的经典案例。

而孙策的这条军令,也是出于此种无奈的选择——我拿出了全部赌注,怎么好意思输?

肉搏!

开始!

面对着孙策军不顾箭矢的危险,而一步步逼近自己的行为,刘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将领,也拿出了相当大的勇气。他跟孙策一样,也是不能输,退后一步是江夏,可对于他来讲,那是悬崖。

既然你要战,我便战,我的兄弟也有千千万!

想罢,随即下令,让弓弩手换上大刀,长矛军由后队便前队,长矛一致对外,迎接血海的到来。

孙策一如既往,身先士卒。在两个将领惊人的默契下,孙策军与刘虎军,旋即展开了简单粗暴的重复动作——刀举头顶,刃没于地。

哭喊声、咒骂声、马嘶声,瞬间充满狭小的沙羡。

脚下的黄土越来越红,手中的刀刃越来越卷。可这有什么?生命有无数条河,我们势必趟过。

刘虎感觉呼吸越来越粗重,他没想到孙策军队竟然这般好战。以前听说,这小霸王孙策,颇具霸王项羽的勇力,自己还不信。今日见之,果然名不虚传。不过也好,军人的最终归宿,是马革裹尸。可若不死于英雄之手,而是死于无名小辈,岂不白白浪费?

孙策没工夫搭理刘虎,他在寻找黄祖。

可惜,他找不到了。

黄祖不愧为刘表手下大将,不仅打仗在行,逃跑更是一流。两军交战正酣之际,黄祖通过自己敏锐的军事眼光,看到刘虎军已然露出败迹。

股票法则之一:你认为对的不一定是对的,你认为不一定是对的,往往是对的。在你觉得不会犯错误之时,所犯错误的可能性往往最大。为了杜绝这种可能性的出现,聪明人往往会选择刚露端倪之时,将手中的股票进行抛售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看走眼了,说明自己小心。没看走眼,说明自己是股神。

黄祖当然不知道何谓股票,但他持有生命的股票。他要用将士的生命,来延续自己的这份股票。

对于他来讲,这种行为,就是“风吹鸡蛋壳,财去人安乐。脚踩西瓜皮,滑到哪里算哪里”的人生大智慧。

果然不愧为战场老油条,黄祖的眼光被验证了。

在他逃去不久,刘虎军渐渐不支,最终被孙策军一举击垮,大将韩晞死于乱军之中。

至于刘虎,史料在此处戛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